The Hackathon Weekly Community website is under development

Documentation

周周黑客松活动概览

活动概述

"周周黑客松"是一个 AI 产品创造者社区,致力于帮助创造者从 0 到 1 实现最小可行产品(MVP),并快速找到他们的前 100 个用户。我们提供多种线上线下活动形式,帮助成员实现创意、获取反馈并构建产品。

当前状态: 我们主要以线下 AI 共学活动为主要形式,其他活动形式正在逐步尝试和完善中。

快速导航

活动名称类型形式频率状态
AI共学活动¹学习型线下1-2周一期🟢 活跃
创客马拉松密集型线下2-3个月一期🟢 活跃
独立开发打卡活动持续型线上1个月一期,持续21天🟢 活跃
MVP加速营创造型线下不定期🟡 筹备中
AI酒馆社交型线下/商业1-2月一期🟢 活跃
Demo Day展示型线下1-2月一期🟢 活跃
专业工作坊学习型商业不定期🟢 活跃
线上AI共学活动学习型线上不定期🟡 策划中
线上MVP工作坊创造型线上不定期🟡 策划中
线上项目诊断室咨询型线上不定期🟡 策划中

¹ 我们的AI共学活动涵盖多种主题,包括AI+硬件、AI+游戏、AI+3D打印、AI+文创、AI+编程等
² Demo Day每1-2个月举办一次,展示社区成员的项目成果

活动历史记录: 查看我们过去举办的活动

核心活动形式

线下活动

1. AI共学活动(3-4小时)

  • 定位:免费或仅收取成本覆盖的费用
  • 目标:系统学习前沿AI工具,激发创意灵感
  • 形式:工具教学、项目分享、实操演练
  • 频率:每周或双周一次
  • 优势:系统化学习、创意激发、社区交流
  • 流程:签到与破冰(30分钟)→ 工具教学(60分钟)→ 项目分享(40分钟)→ 实操练习(60-90分钟)→ 成果展示与创意闪电战(30分钟)→ 总结与交流(20分钟)
  • 适合人群:AI爱好者、产品探索者、初创团队
  • 特色主题:我们举办了多种主题的AI共学活动,包括AI+硬件、AI+游戏、AI+3D打印、AI+文创、AI+编程等,激发跨领域创新

2. MVP加速营(4-5小时)

  • 定位:专注于项目落地的实战活动
  • 目标:加速MVP从创意到落地的全过程
  • 形式:工具速学、项目协作、导师指导
  • 频率:每周或双周一次
  • 优势:持续推进、专业指导、资源对接
  • 流程:开场与破冰(30分钟)→ 工具速学(60分钟)→ 分组与目标设定(20分钟)→ 并行工作环节(170分钟)→ 成果展示与知识分享(40分钟)→ 反馈与收尾(20分钟)
  • 适合人群:有项目想法的创造者、进行中的MVP团队

3. 创客马拉松(1-2天)

  • 定位:集中式创造活动
  • 形式:1-2天的密集开发与创造
  • 频率:每季度或半年一次
  • 优势:深度沉浸、高强度产出、团队协作
  • 流程:开场与项目提出(60分钟)→ 团队组建(30分钟)→ 集中开发(6-12小时)→ 中期检查点(60分钟)→ 继续开发(4-8小时)→ 项目展示与评选(90分钟)→ 颁奖与总结(30分钟)

线上活动

1. 线上AI共学活动(2-2.5小时)

  • 定位:不受地域限制的AI工具学习
  • 目标:系统介绍新工具,分享使用经验
  • 形式:线上讲解、演示、互动问答
  • 频率:每周或双周一次
  • 优势:覆盖广泛、资源共享、参与门槛低
  • 流程
    • 开场互动(15分钟)- 简短自我介绍,收集学习需求
    • 工具详解(45分钟)- 系统讲解工具功能和应用场景
    • 案例分享(30分钟)- 邀请1位嘉宾分享实际应用案例
    • 实操指导(30分钟)- 引导参与者完成简单任务
    • 创意闪电战(15分钟)- 参与者快速提出应用想法
    • 总结与展望(15分钟)- 整理学习要点,介绍后续活动
  • 技术平台:Zoom/腾讯会议 + Miro/飞书文档

2. 线上MVP工作坊(3-4小时)

  • 定位:远程项目加速与问题解决
  • 目标:推进远程参与者的MVP项目开发
  • 形式:虚拟分组、远程协作、导师在线指导
  • 频率:每两周一次
  • 优势:跨地域协作、专家网络、灵活参与
  • 流程
    • 项目进展汇报(30分钟)- 每个项目2-3分钟简报
    • 专题工具教学(45分钟)- 针对项目需求的工具介绍
    • 分组工作室(120分钟)- 虚拟分组房间,导师巡回
    • 成果展示(30分钟)- 分享当天进展和解决方案
    • 计划与反馈(15分钟)- 设定下次目标,收集反馈
  • 协作工具
    • 主平台:Zoom/腾讯会议(分组功能)
    • 协作工具:Miro/Figma(视觉协作)、GitHub Codespaces(代码协作)
    • 项目管理:Trello/飞书项目(进度跟踪)

3. 独立开发打卡活动

  • 定位:灵活的异步创造活动
  • 形式:在线打卡、进度分享与反馈
  • 频率:常态化活动(如30天挑战)
  • 优势:地域限制少、时间灵活、持续动力
  • 活动设计
    • 主题式挑战(如"30天AI产品挑战")
    • 每日/每周进度更新机制
    • 固定问题模板(今日完成/遇到的问题/明日计划)
    • 社区反馈与互助环节
    • 阶段性成果展示与庆祝
  • 工具平台:飞书文档/微信群/Discord

4. 线上项目诊断室(1.5-2小时)

  • 定位:针对性解决项目问题的专家咨询
  • 形式:1-2位专家 + 3-5个项目,深度诊断
  • 频率:每月1-2次
  • 流程
    • 项目问题陈述(每个项目10分钟)
    • 专家深度分析(每个项目15分钟)
    • 开放讨论与建议(每个项目10分钟)
    • 解决方案总结与后续计划
  • 优势:针对性强、高质量反馈、跨领域视角

线上线下混合模式

为支持多城市发展和提高参与灵活性,我们设计了线上线下混合的活动模式:

1. 中心辐射型

  • 结构:核心城市线下主会场 + 多个城市线上接入
  • 特点
    • 统一的内容展示和工具教学(线上直播)
    • 本地化的项目协作和导师支持(线下分组)
    • 全网络的成果展示和反馈(线上连接)
  • 适用场景:大型工具发布会、重要嘉宾分享

2. 分布式节点型

  • 结构:多个同等规模的城市节点同时举办
  • 特点
    • 本地自主运营的活动流程
    • 统一的线上项目追踪和资源共享
    • 虚拟"飞行导师"支持多节点
    • 定期联合项目展示
  • 适用场景:常规周末活动、区域性创客马拉松

专业工作坊(商业化)

  • 定位:专业化、系统化的付费培训
  • 形式:系列课程、专题工作坊
  • 商业模式:直接收费
  • 注意事项
    1. 保证活动质量,对讲师和内容有严格审核
    2. 保护社区品牌声誉,与社区价值观一致
    3. 根据社区支持力度的不同,确定合理分润比例
    4. 所有付费工作坊须经过核心团队审核

其他活动形式

除核心活动外,社区也支持以下创新活动形式:

  • AI酒馆 🟢:轻松社交氛围中讨论AI创新,目前已作为常规活动开展
  • Demo Day 🟢:产品展示与用户反馈,每1-2个月举办一次
  • 搞砸大会:分享失败经验和教训
  • 产品创造英语角:国际化交流与英语实践
  • 切磋大会:技能交换与项目反馈

🟢 表示已经在定期开展的活动

特色活动:AI酒馆

AI酒馆是我们社区独特的活动形式,结合了社交、学习和创意碰撞:

  • 定位:轻松的社交环境中探讨AI创新和应用
  • 形式:酒吧或咖啡馆等休闲场所,小组交流讨论
  • 特点
    • 低门槛参与,适合AI初学者和专业人士
    • 话题多元,从AI伦理到创业机会
    • 自由交流,促进跨界合作机会
  • 时长:通常2-3小时
  • 频率:月度活动
  • 商业模式:参与者支付场地和饮品费用

AI酒馆为成员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、启发思维的环境,许多创新项目和合作关系都源于此。

特色活动:Demo Day

Demo Day是我们社区的重要展示平台,为创造者提供展示作品和获取反馈的机会:

  • 定位:项目展示、用户反馈和资源对接平台
  • 形式:现场演示、路演、用户测试
  • 特点
    • 每个项目有5-10分钟展示时间
    • 观众和评委提供即时反馈
    • 邀请潜在用户、投资人和媒体参与
    • 设有不同类别的奖项鼓励
  • 时长:2-3小时
  • 频率:每1-2个月举办一次
  • 成果
    • 项目获得早期用户
    • 创造者获得改进方向
    • 优秀项目获得媒体曝光和资源对接

Demo Day是我们帮助项目从0到1,连接前100个用户的关键环节,也是检验MVP成果的重要舞台。

活动报名与信息管理

  1. 官网完成前:使用飞书文档/表格/问卷进行报名管理
  2. 官网完成后:统一使用官网进行活动报名、会员信息管理、项目收集等功能

活动成果与沉淀

为确保活动产生长期价值,我们重视活动后的内容沉淀:

  1. 项目跟踪:记录并跟踪参与者项目进展
  2. MVP评级:根据成员MVP的完成程度进行评级
  3. 内容沉淀:整理活动笔记、录屏、资料分享
  4. 知识库更新:将有价值的经验添加到社区知识库
  5. 资源共享:整理活动中涌现的工具、方法、资源

每次活动都应产出相应的内容资产,帮助参与者回顾学习,也为未来成员提供参考。

参与者全周期设计

我们设计了完整的参与者成长路径,帮助成员从初次接触到成为核心贡献者:

  1. 入门阶段:参加AI共学活动,了解工具和可能性
  2. 探索阶段:在AI共学活动的创意闪电战中提出想法
  3. 起步阶段:带着创意参加MVP加速营,组建团队
  4. 构建阶段:持续参与MVP加速营推进项目
  5. 分享阶段:回到AI共学活动中分享成果和经验
  6. 导师阶段:成为其他项目的导师和支持者

通过这种闭环设计,我们创造了持续学习、应用、分享的社区生态系统。


我们的使命是帮助每一位AI创造者完成从0到1的旅程,打磨出自己的最小可行产品,并连接前100个种子用户。